【高视阔步出处于哪里】“高视阔步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神情高傲、态度自大或举止自信。然而,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具体含义。本文将对“高视阔步”的出处进行简要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成语“高视阔步”的出处
“高视阔步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。原文如下:
> “其行也,高视阔步,不事俗务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这个人行为高傲,走路时昂首挺胸,不关心世俗事务。后来,“高视阔步”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,用来形容人态度傲慢、自视甚高,或者在行走时姿态高傲、神气十足。
二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含义 |
| 高视 | 抬头看,形容目光高傲,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|
| 阔步 | 大步行走,形容姿态从容、自信 |
| 高视阔步 | 形容人态度傲慢、神情自得,走路时姿态高傲 |
三、使用场景与情感色彩
| 使用场景 | 情感色彩 |
| 描述一个人骄傲自满、不谦虚 | 贬义 |
| 形容人在某些场合表现出自信或从容 | 中性或略带褒义 |
| 用于文学作品中刻画人物性格 | 中性或褒义 |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| 成语 | 含义 | 与“高视阔步”的关系 |
| 目中无人 | 看不起别人,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| 类似,但更强调轻视他人 |
| 自命不凡 | 自以为很了不起 | 与“高视阔步”有相似之处 |
| 傲然挺立 | 高傲地站立 | 更强调姿态,而非行动 |
五、结语
“高视阔步”作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,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语言风格,也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。了解其出处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词语。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日常交流,掌握成语的内涵和背景,都能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。
总结:
“高视阔步”出自《后汉书》,原意为高傲地行走,现多用于形容人态度自大或自信。其情感色彩多为贬义,但在特定语境下也可带有中性或褒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