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目连救母的故事内容简介】《目连救母》是中国古代流传甚广的佛教故事之一,讲述了佛陀弟子目犍连(即目连)为了拯救堕入地狱的母亲而历经艰辛、最终得以超度的故事。该故事不仅体现了孝道精神,也反映了佛教中“因果报应”和“修行救赎”的思想。
故事简介:
目连是佛陀的弟子之一,天资聪慧,法力高强。他的母亲生前行为不端,死后堕入地狱受苦。目连心急如焚,运用神通前往地狱探望母亲,却发现母亲因罪业深重,身受酷刑,痛苦不堪。他试图用食物喂养母亲,但食物一到口中便化为火炭。目连悲痛万分,向佛陀求助。
佛陀告诉他,单凭个人力量无法救度母亲,必须依靠十方僧众的力量,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,以供佛斋僧,才能解救母亲的苦难。于是,目连按照佛陀的指示行事,最终成功将母亲从地狱中救出。
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佛教“盂兰盆节”的由来,也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,成为弘扬孝道的重要文化符号。
目连救母故事表
| 项目 | 内容 |
| 故事名称 | 目连救母 |
| 出处 | 佛教经典《盂兰盆经》 |
| 主角 | 目连(佛陀弟子)、目连之母 |
| 背景 | 母亲生前行为不端,死后堕入地狱 |
| 情节发展 | 目连探视母亲,发现其受苦;求教佛陀,得知需靠僧众之力;举办盂兰盆会,成功救母 |
| 核心思想 | 孝道、因果报应、修行救赎 |
| 文化影响 | 成为“盂兰盆节”的来源,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 |
| 教育意义 | 强调孝顺父母、行善积德的重要性 |
通过这个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,以及孝道在其中的重要地位。它不仅是一个宗教故事,更是一种道德教育的载体,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纪念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