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墨池记原文及翻译】《墨池记》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作的一篇散文,文章通过讲述王羲之在墨池练字的故事,借古喻今,强调勤奋学习的重要性。全文语言简练,寓意深远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。
一、
《墨池记》以“墨池”为线索,讲述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墨池边苦练书法的故事。作者通过对这一历史典故的描写,表达了对王羲之刻苦精神的敬佩,并借此勉励后人要勤奋学习,不畏艰难。文章虽短,但结构严谨,言简意赅,体现了曾巩一贯的文风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| 原文 | 翻译 |
| 墨池记 | 《墨池记》 |
| 临川之城东,有地隐然而高,以临于溪,曰新城。新州之东,有池焉,其下有泉,而上无山,曰墨池。 | 临川城的东面,有一块地略微隆起,靠近溪水,叫做新城。新城的东边有一个池塘,池下有泉水,上面没有山,叫墨池。 |
| 池方而水清,其旁有石,可坐数十人。 | 池子是方形的,水很清澈,旁边有石头,可以坐几十个人。 |
| 世传王右军尝居此,每书辄洗笔于此,故池水尽黑,因名曰墨池。 | 世人相传王羲之曾经住在这里,每次写字后都来这里洗笔,所以池水都变黑了,因此称为墨池。 |
| 或曰:‘王羲之之书,晚乃善。’则其所能,盖亦以勤得之。 | 有人说:“王羲之的书法,到晚年才达到精妙。”那么他的成就,大概也是靠勤奋取得的。 |
| 夫人之学,不患其不勤,而患其不专;不患其不博,而患其不精。 | 人们的学习,不担心不勤奋,而担心不专心;不担心不广博,而担心不精深。 |
| 学者之于道,亦然。 | 学习道理的人也是如此。 |
| 予观夫墨池之迹,思古人之勤学,而叹其不朽也。 | 我看到墨池的遗迹,想到古人勤奋学习的精神,感叹其影响不朽。 |
三、文章特点总结
- 主题明确:围绕“勤学”展开,强调学习需要持之以恒。
- 结构清晰:先写景,再叙事,最后抒情议论,层次分明。
- 语言简练:用词精准,句式整齐,富有节奏感。
- 思想深刻:不仅讲述历史故事,更传达出对后人的教诲。
四、结语
《墨池记》虽是一篇短文,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。它不仅是对王羲之书法成就的赞美,更是对后人学习态度的一种激励。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更应从中汲取力量,坚持勤奋与专注,才能在各自的领域中有所建树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