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山景行出处于哪里】“高山景行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、行为正直。许多人对它的出处感到好奇,想知道它最早出自哪部典籍。
一、
“高山景行”最早见于《诗经·小雅》中的《车辖》篇,原文为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人们仰望高山,向往那光明正大的道路。后来,“高山景行”被引申为对高尚品德和远大理想的追求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高山景行”多用于赞美他人品德高尚、行为端正,也常用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表达敬意与推崇。
二、出处一览表
| 词语 | 出处 | 原文 | 解释 |
| 高山景行 | 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 | 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 | 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与追求 |
| 高山 | —— | —— | 象征崇高、伟大 |
| 景行 | —— | —— | 大路、光明正大的道路 |
| 仰止 | —— | —— | 仰望、敬仰 |
| 行止 | —— | —— | 行动、举止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高山景行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体现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,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。在现代社会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。
四、结语
“高山景行”源自《诗经》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了解其出处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品德修养,做一个有高度、有格局的人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