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和含义简短】“千里送鹅毛”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成语故事,出自唐代《裴晋公传》。这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,也传达了“礼轻情意重”的深刻含义。
故事简介:
唐朝时期,有一位名叫吕翁的人,与宰相裴度是好朋友。有一次,吕翁在远方为裴度寄去了一只鹅毛,虽然这只鹅毛看起来微不足道,但裴度却非常感动,认为这是朋友的一片心意。他感慨地说: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。”从此,“千里送鹅毛”便成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。
含义解析:
“千里送鹅毛”常用来形容即使礼物微薄,但因为是从远方带来的,承载着深厚的情谊,所以显得格外珍贵。它强调的是情感的价值远胜于物质的重量。
总结表格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千里送鹅毛 |
出处 | 唐代《裴晋公传》 |
故事背景 | 吕翁从远方寄鹅毛给好友裴度,裴度感动并感慨其情意 |
核心含义 | 礼轻情意重,重视情感而非物质价值 |
使用场景 | 表达对他人情谊的感激或说明礼物虽小但意义重大 |
现代应用 | 常用于日常生活、书信往来、节日祝福等场合 |
结语:
“千里送鹅毛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,真诚和心意往往比物质更为重要。无论距离多远,只要心中有情,哪怕是一根鹅毛,也能传递最真挚的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