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攘鸡文言文翻译】《攘鸡》是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下》的一则寓言故事,通过对话形式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批判。本文将对“攘鸡”一文进行文言文翻译,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呈现,便于理解与学习。
一、原文及翻译
原文:
孟子曰:“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,或告之曰:‘是非君子之道。’曰:‘请损之,月攘一鸡,以待来年而后已。’”
白话翻译:
孟子说:“现在有一个人,每天偷邻居的一只鸡,有人告诉他说:‘这不是君子的行为。’他却说:‘那我减少一点,每月偷一只,等到明年就停止。’”
二、
这段话通过一个“日攘邻之鸡”的比喻,批评了那些明知自己行为错误,却试图用“慢慢改正”的方式来掩盖问题的人。孟子认为,如果知道错了,就应该立刻改正,而不是拖延或找借口。这体现了儒家“知错就改”的思想,也反映了对道德修养的重视。
三、关键信息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文章出处 | 《孟子·尽心下》 |
主题 | 批评“明知其非而姑息”的行为 |
核心观点 | 知错当速改,不可拖延 |
比喻 | “日攘邻之鸡”象征明知错误仍不改正 |
哲学意义 | 强调道德自律与责任感 |
语言风格 | 简洁明了,寓理于事 |
四、延伸思考
“攘鸡”虽为小事,但其背后反映的是人的道德选择。在现实生活中,许多人面对错误时,往往选择“小错可以容忍”,殊不知正是这种心态导致了更大的问题。因此,孟子的这一观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,提醒人们要时刻自省,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。
结语:
“攘鸡”虽小,寓意深远。它不仅是一则寓言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。通过理解此文,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自我,提升道德修养,做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。